什么是对仗句

2024-05-10 00:20

1. 什么是对仗句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首句入韵者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泪》) 

前三联对仗者,首句不入韵的,五律多于七律;首句入韵的,七律多于五律。 
律诗首联不用对仗,颔联、颈联、尾联用对仗。这种形式的律诗罕见,因为一般尾联是全诗的结束语,用散行比较容易画龙点睛,用对仗较受束缚,故诗人不喜用尾联对仗。杜甫诗中时有这种形式,后人模仿者较少。下面五律、七律各举一首: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悲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泗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律诗中也有四联全部用对仗的,这种形式出现得较早,如唐初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盛唐时,王维、杜甫作品中有不少四联全对仗的律诗,其后也有诗人仿效的,故这种形式虽比较罕见,但较后三联对仗的稍多些。下面五律、七律各举一首: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王维《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一)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旗列紫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排律的对仗和律诗同,首联、尾联可用可不用,但中间不论有多少联,必须全部对仗。例如: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贼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之一) 

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 
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 
唤客潜挥远红袖,卖炉高挂小青旗。 
剩铺床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 
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 
(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律诗以颔联、颈联对仗为正例,上面介绍的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颔联、颈联、尾联三联对仗,以及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对仗,称为变例,也有书上叫做别格、变体的。这些变例,唐宋以后,以至现代人写旧体诗也有仿效的。还有两种变例,中唐以后就很少有人仿效了。这两种变例是在近体诗形成过程中,尚未完全定型时出现的,起于齐梁,延至中唐。一种是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颈联又对的形式。如梁简文帝的《夜听妓》: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如何明月夜,流动拂舞腰。 
朱唇随吹动,玉钏逐弦摇。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余娇。 

这首诗首联、颈联是很工整的对仗,而颔联却不对。在平仄格式上也有后来所谓"失对"、"失粘"之病,带有不少古体诗的痕迹。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平仄完全合律,而对仗尚存古法。在近体诗定型之后,也有诗人偶然仿古。如李白《挂席江山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这种变例后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偷春体",意思是:律诗应该在颔联对仗的,却抢先在首联对仗了,"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诗人玉屑》卷二) 
还有一种仿古的变例,就是首联、颔联都不对仗,全诗只有颈联一联对仗。例如盛唐的王维《送岐州源长史归》: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又如中唐的元稹《归田》: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这两种仿古的对仗,多见于五律,七律很少,但于名作中亦偶然见到。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这两首七律的颔联似对非对,与颈联相比,其工整程度就差得多了。第一首颔联平仄失对,第二首首联、颔联平仄失粘,在声律上也都有古体诗的遗风。 
上面介绍的那两种存有古风的律诗,中唐以后就很少见到了。晚唐以后,律诗颔联、颈联的对仗,同平仄的对、粘一样,成了律诗的金科玉律。因此绝句后来也称截句,意思是:绝句是从律诗上截取下来的。如果截下的是律诗的首联、尾联,那末这绝句两联都不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首联、颔联,那末这绝句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颈联、尾联,那么这绝句,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颔联、颈联,那么这绝句两联全对仗。

什么是对仗句

2. 对仗工整 意蕴悠长的春联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祖国山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人增寿算 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舞蓝天领天高

3. 要10-20对对仗工整、构思精巧的兔年春联,谢谢

上联:卯门生紫气        下联:兔岁报新春

上联:虎岁扬威兴骏业  下联:兔年献彩立新功

上联:虎岁扬威兴骏业  下联:兔毫着彩绘宏图

上联:虎振雄风留浩气  下联:兔迎盛世启新程

上联:虎振雄风留浩气  下联:兔迎盛世蔚新春

上联:深山虎啸雄风在  下联:绿野兔奔美景来

上联:丁年歌盛世  下联:卯兔耀中华

上联:耕田能获宝  下联:养兔不守株

上联:红梅香小院  下联:玉兔下人间

上联:红梅迎岁笑  下联:玉兔伴娥欢


东升玉兔华光艳
崛起神州国色新
横批——玉兔迎新


呼啸深林增瑞气
兔驰沃野益新风
横批——新春大吉


虎岁三十爆竹脆
兔年初一对联红
横批——岁岁平安


虎生宝地财兴旺
兔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玉兔报春来
横批——喜迎新春


门户临风迎新春
高楼揽月接兔归
横批——恭贺新春


春自寒梅报起
年从玉兔迎来
横批——春意盎然


艳阳高照门庭瑞
玉兔喜临世纪新
横批——欢度佳节


玉兔初临,健步驰骋千里;
虎年虽去,雄风犹镇八方
横批——喜迎新春


虎慢归山,因贪人间春色;
兔急下界,为览世间新图
横批——万象更新


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玉兔报春来
玉兔赐福

卯时一到春入户
兔年来临福满门
兔年吉祥

金虎归山辞旧去
玉兔下凡迎春来
寅去卯来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要10-20对对仗工整、构思精巧的兔年春联,谢谢

4. 10个好点的春联和10个好点的春联(春联写上推荐理由)

牛背飘春曲 

鹊舌报福音 


人勤春来早 

草发牛更肥 


诚心乐作人间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心誓扫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挺身勇灭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布谷迎春叫 

牵牛接福来 


草绿黄牛卧 

松青白鹤栖 


丑时春入户 

牛岁福临门 


欢度新春节 

高歌小放牛 


黄牛耕绿野 

猛虎啸青山 


牛耕芳草地 

鹊报吉祥年 


牛开丰稔景 

燕舞艳阳天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牛背飘春曲 

鹊舌报福音 


人勤春来早 

草发牛更肥 


诚心乐作人间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心誓扫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挺身勇灭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布谷迎春叫 

牵牛接福来 


草绿黄牛卧 

松青白鹤栖 


丑时春入户 

牛岁福临门 


欢度新春节 

高歌小放牛 


黄牛耕绿野 

猛虎啸青山 


牛耕芳草地 

鹊报吉祥年 


牛开丰稔景 

燕舞艳阳天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人人效牛 


神州无处不放彩 

农户有牛喜迎春 


鼠报平安归玉宇 

牛随吉瑞下天庭 

鼠年不做官仓鼠 

牛岁甘为孺子牛 


鼠年谱就惊天曲 

牛岁迎来动地诗 


鼠去牛来辞旧岁 

龙飞凤舞庆新春 


鼠去牛来闻虎啸 

民殷国富盼龙飞 


鼠去牛来欣大治 

龙腾虎跃奋新程 


数声柳笛飘牛背 

无限春光亮马蹄 


数声牧笛传新曲 

四野耕犁试早春 


铁牛喘月平畴绿 

赤帜啸风满地红 

铁牛拖出满山宝 

茧手挖来遍地金 


为民当效黄牛力 

报国壮怀赤子心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闻老子再骑牛 


写完福字描春字 

迎到金牛买铁牛 


新春乐咏黄牛颂 

小院频传喜鹊歌 


新春喜作黄牛颂 

旭日高悬致富门 


新村喜盼铁牛到 

农家笑望春燕飞 


有庆年头牛得草 

无垠大道马扬蹄 

玉鼠回宫传捷报 

金牛奋地涌春潮 


玉碗生光辉琥珀 

金牛焕彩耀星辰 


猪肥牛壮家家乐 

燕舞莺歌处处春 


子去丑来腾锦绣 

鼠归牛到竞辉煌 


不知索取只知奉献 

勿问收获但问耕耘 


灭鼠消灾粮丰人寿 

养牛致富国裕家康 


喜看大地莺歌燕舞 

笑迎农家马壮牛欢 


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 

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鼠去牛来一元欣复始 

春明日丽万象喜更新 


喜鹊登梅百族迎佳节 

金牛献瑞万里笑春风 


乐辞鼠岁处处丰收人人乐 

歌颂牛年家家富裕户户歌 


鼠岁报佳音市场兴旺迎胜利 

牛年逢盛世香港回归庆团圆 

春来紫燕舞 

节到黄牛忙 


将军爱战马 

农夫喜黄牛 

深恩红赤日 

忠实老黄牛 

岁首春到户 

牛年福满门 


白头能做识途马 

俯首甘为孺子牛 


布谷声中闲人少 

牧歌曲里颂春多 


川原蝶舞翩翩好 

田野牛耕户户忙 

耕者有牛皆种地 

神州无处不欢歌 

户户厌恶大硕鼠 

家家喜爱老黄牛 

花开江左白雪尽 

春到人间黄牛忙 


花木逢春枝叶茂 

牛羊得草体膘肥 


腊梅花放雪将尽 

春水温升牛甚忙 


年丰人寿家家乐 

春到花开处处耕 


五岭莺歌又燕舞 

九州马叫并牛欢 


新春人唱黄牛赞 

丰岁诗吟白雪歌 


一曲牧歌传牛背 

无边柳色绿村头 


猪肥牛壮家增福 

食足衣丰民自安 

牛耕芳草地 鹊报吉祥年 
牛开丰稔景 燕舞艳阳天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九州马叫并牛欢 田野牛耕户户忙 
弦歌动地唱丰岁 茧手扶犁耕早春 
同心除尽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紫燕衔春千里绿 红梅傲雪万户春 
牛耕沃野千川绿 雪润红梅万户春 
瑞气呈祥辞鼠岁 福星高照接牛年 
不知索取只知奉献 勿问收获但问耕耘 
灭鼠消灾粮丰人寿 养牛致富国裕家康 
喜看大地莺歌燕舞 笑迎农家马壮牛欢 
除鼠害,三农欣庆小康岁 
接牛年,百姓欢呼富贵春 
玉宇澄清,荡尽腐风存正气 
金牛拓展,宏开富路蔚谐春 
中华勇士,七驾神舟巡玉宇 
科技先锋,满腔热血铸丰功 
和风吹绿野,三农吟唱小康曲 
时雨润春花,万众同描大治图

5. 春联集锦

牛背飘春曲 
鹊舌报福音 

人勤春来早 
草发牛更肥 

布谷迎春叫 
牵牛接福来 

草绿黄牛卧 
松青白鹤栖 

丑时春入户 
牛岁福临门 

春来紫燕舞 
节到黄牛忙 

将军爱战马 
农夫喜黄牛 

深恩红赤日 
忠实老黄牛 

岁首春到户 
牛年福满门 

欢度新春节 
高歌小放牛 

黄牛耕绿野 
猛虎啸青山 

牛耕芳草地 
鹊报吉祥年 

牛开丰稔景 
燕舞艳阳天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白头能做识途马 
俯首甘为孺子牛 

布谷声中闲人少 
牧歌曲里颂春多 

川原蝶舞翩翩好 
田野牛耕户户忙 

耕者有牛皆种地 
神州无处不欢歌 

户户厌恶大硕鼠 
家家喜爱老黄牛 

花开江左白雪尽 
春到人间黄牛忙 

花木逢春枝叶茂 
牛羊得草体膘肥 

腊梅花放雪将尽 
春水温升牛甚忙 

年丰人寿家家乐 
春到花开处处耕 

五岭莺歌又燕舞 
九州马叫并牛欢 

新春人唱黄牛赞 
丰岁诗吟白雪歌 

一曲牧歌传牛背 
无边柳色绿村头 

猪肥牛壮家增福 
食足衣丰民自安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人人效牛 

神州无处不放彩 
农户有牛喜迎春 

鼠报平安归玉宇 
牛随吉瑞下天庭 

鼠年不做官仓鼠 
牛岁甘为孺子牛 

鼠年谱就惊天曲 
牛岁迎来动地诗 

鼠去牛来辞旧岁 
龙飞凤舞庆新春 

鼠去牛来闻虎啸 
民殷国富盼龙飞 

鼠去牛来欣大治 
龙腾虎跃奋新程 

数声柳笛飘牛背 
无限春光亮马蹄 

数声牧笛传新曲 
四野耕犁试早春 

铁牛喘月平畴绿 
赤帜啸风满地红 

铁牛拖出满山宝 
茧手挖来遍地金 

为民当效黄牛力 
报国壮怀赤子心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闻老子再骑牛 

写完福字描春字 
迎到金牛买铁牛 

新春乐咏黄牛颂 
小院频传喜鹊歌 

新春喜作黄牛颂 
旭日高悬致富门 

新村喜盼铁牛到 
农家笑望春燕飞 

有庆年头牛得草 
无垠大道马扬蹄 

玉鼠回宫传捷报 
金牛奋地涌春潮 

玉碗生光辉琥珀 
金牛焕彩耀星辰 

猪肥牛壮家家乐 
燕舞莺歌处处春 

子去丑来腾锦绣 
鼠归牛到竞辉煌 

诚心乐作人间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挺身勇灭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不知索取只知奉献 
勿问收获但问耕耘 

灭鼠消灾粮丰人寿 
养牛致富国裕家康 

喜看大地莺歌燕舞 
笑迎农家马壮牛欢 

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 
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鼠去牛来一元欣复始 
春明日丽万象喜更新 

喜鹊登梅百族迎佳节 
金牛献瑞万里笑春风 

乐辞鼠岁处处丰收人人乐 
歌颂牛年家家富裕户户歌 

鼠岁报佳音市场兴旺迎胜利 

新年纳余庆 忠厚传家久 世泽绵为善 海岳君亲寿 
佳节号长春 诗书继世长 家声振读书 莺花天地春 

寒雪梅中尽 清溪吟雅韵 世泰云生彩 长空盈瑞气 
春风柳上归 皓月洒春晖 年丰雪献花 大地遍春光 

大地春来早 春为一岁首 寒去草先翠 吟竹诗含翠 
农家福降多 梅在百花先 春来花最红 画梅笔带香 

雪里江山美 红日千秋照 千林华光动 竹影摇风雨 
花间岁月新 神州万载春 四海瑞气高 花溪入画图 

寒梅因雪艳 一堂开暖日 酒饮全家福 一曲迎春调 
飞燕为春归 百鸟唱新春 歌唱满江红 三杯祝福歌 

春地英雄气 万里春光暖 六合同春日 富贵三春景 
乾坤锦纶春 九州气象新 三阳开泰时 平安两字金 

寒风随岁去 春满改革路 日日平安日 勤劳方致富 
德政伴春来 花繁民主枝 年年幸福年 和睦可生财 

新岁多吉庆 春辉满庭院 日月红光照 日亨君子道 
合家乐安然 欢笑溢门窗 乾坤喜气多 天相吉人家 

云霞成异彩 春来瑞雪里 乾坤风雪荡 送寒余雪尽 
梅柳动春风 人在画图中 中华日月新 迎岁早梅新 

吉门沾泰早 三阳临吉地 财源通四海 玉堂浮瑞气 
仁里得春多 五福萃华门 春色满人间 金室耀祥光 

屋小乾坤大 腊鼓催穷去 福同时共彩 华屋辉生壁 
檐低日月长 金狮送富来 人并物皆春 春山绿到门 

柳笛穿林过 鱼香飘万里 一帆云作伴 轻舟腾巨浪 
渔歌踏浪来 红日映千帆 千里月相随 渔汛卷春风 
骏马驰千里 云山添秀色 海阔凭鱼跃 文笔绘宏图 
东风暖万家 河海泛春潮 天高任鸟飞 浓墨写春秋 

天增岁月寿 人间春尽染 阳春开物象 九州花似锦 
福满人间门 天下乐相融 丽日焕新天 四海歌如潮 

青松迎风立 良辰逢雪霁 旭霁青山秀 春风苏绿野 
红梅斗雪开 瑞气霭春晖 春荣碧树娇 细雨醒红梅 

春风舒冻柳 冬随捷报去 瑞雪漫天舞 生意春前草 
瑞雪兆丰年 春带凯歌来 红梅着意开 财源雨后泉 

鸡鸣万户晓 烟柳千家晓 松摇千尺雪 春催杨柳绿 
鹤舞一年春 风华百里香 竹撼一窗秋 花放山河新 

九阳祥烟合 庆三阳开泰 乾坤添春色 日月开新纪 
千山淑气融 喜万象更新 日月增光辉 田园入画图 

龙翔吟盛世 雷鸣龙起蛰 安定万民喜 政通千家福 
燕舞咏阳春 春暖燕衔泥 团结百事成 人和万户春 

东风迎新岁 红梅报春早 天寒梅骨傲 花开春富贵 
瑞雪兆丰年 喜鹊登枝高 风暖草心香 竹报岁平安 

江山无限好 人随春意泰 九州归一统 雪和新雨落 
祖国万年春 事共壮怀成 两岸共千春 风带早春来 

有天皆丽日 红日出林海 阳光凝大地 民殷思报国 
无地不春风 春光追鸟音 春色入人家 岁稔喜迎春 

四海春风洽 春风添画意 门门增瑞霭 春风新燕子 
九州岁历长 岁月赋诗情 户户建文明 香月古梅花 

人展鲲鹏志 九陌连灯影 安邦兴世纪 三山钟秀气 
国呈龙虎威 千门庆月华 举国庆长春 四海著春光 
梅香催腊去 瑞雪漫天舞 雪里江山美 丹桂千里香 
燕翅携春来 红梅着意开 花间岁月新 松柏万年青 

春联耀春光 东风传紫气 淑气芝兰茂 雪在梅花白 
喜报传喜讯 大地发春华 春风桃李香 春归柳色青 

青山披锦绣 竹疏烟补密 红日出林海 庆新春肇始 
绿水溢春华 梅瘦雪添肥 春光追鸟音 祝大业终成 

九州开泰运 银蛇腾瑞雪 云霞出海曙 远山含紫气 
万福启春华 骏马舞东风 梅柳渡江春 芳树发春辉 

青山添秀色 九州生瑞气 江山添秀色 华文春日丽 
碧海泛春潮 万户报新春 天地共长春 瑞色紫云高 

民奔小康路 春降千门福 兴邦凭改革 勤是摇钱树 
国臻大治年 花开万户欢 致富在勤劳 俭为聚宝盆 

勤劳携福至 好景年年好 日子天天好 安定千家乐 
科技引财来 新春岁岁新 生活步步高 辛勤五谷香 

风声读竹韵 春水鸣琴韵 堂上归来燕 梅竹呈秀色 
月影写梅痕 康民乐岁华 厅前新种花 莺燕送佳音 

日月光华照 放怀歌胜岁 太平真富贵 彩结宜春字 
乾坤春意浓 挥翰颂新春 春色大文章 云书大有年 

山河添秀色 天地英雄气 政善山河美 九州归一统 
大地浴春晖 山河浩荡春 天清日月明 两岸共千春 

万紫千红地 良辰逢雪霁 清溪吟雅韵 江山增秀色 
花团锦簇天 瑞气霭春晖 皓月洒春晖 大地换新装 

春为一岁首 田园无限美 门庭清且吉 日出乾坤秀 
梅占百花魁 山河分外娇 家道泰而昌 春来草木娇 

傲骨高风亮节 红梅翠竹青松
白发同偕千岁 红心共映春秋
白雪红梅报喜 黄莺紫燕迎春
百花生香吐艳 四化跃马扬鞭
百花生香吐艳 四化跃马争春
百花迎春斗艳 群英为国争光
百卉近春斗艳 群芳为国争光
百卉迎春斗艳 群芳为国争荣
百联同歌盛世 九州共祝民康
爆竹声声除旧 桃符代代更新
北京赢来奥运 中国获得成功
碧海苍山玉宇 春风丽日神州
彩笔精描四化 红心巧绣三春
承上下求索志 绘春秋振兴图
除旧岁破旧俗 迎新年树新风
处处春光济美 年年人物风流
处处欢歌遍地 家家喜笑连天
处处明山秀水 家家笑语欢歌
窗外红梅最艳 心头美景尤佳
创造万千气象 建设两个文明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春到芙蓉国里 福临杨柳门前
春风吹遍天涯 阳光普照人间
春风春雨春花 新年新岁新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岁新年新风
春风花香鸟语 夜月书韵琴声
春光洒满大地 彩霞映遍神州
春来鸟语花香 冬去山明水秀
春日人人共乐 江山处处皆春
春意布满大地 阳光普照人间
春引百花竟放 福到人寿年丰
春织千山锦绣 旗扬万里雄风

  
福日九州共乐

新年四海同春 

  
国贵安定团结

家宜勤俭节约 

  
和睦聚财致富

忠厚多福永安 

  
红梅初绽花二

东方风来又一 

  
虎跃龙骧鹏举

花明柳暗春浓 

  
华夏政通人杰

神州长治久安 

  
欢歌笑语辞旧

爆竹花灯迎新 

  
火树银花盛景

红梅绿柳新春 

  
家家恭喜致富

人人庆贺安康 

  
江山万里皆春

祖国前程似锦 

  
借问春从何至

皆言福自群生 

  
今日千家辞旧

明朝万户更新 

  
开拓路上春丽

改革枝头花繁 

  
满户晴光瑞气

一门福寿安康 

  
门畔山青水秀

院中鸟语花香 

  
能者当家家福

腊梅报岁岁丰 

  
千乡同歌国盛

万民共庆年丰 

  
人勤六畜兴旺

智多五谷丰登 

  
日丽风和雨润

龙腾虎跃霞飞 

  
山碧千峰竞翠

水清百舸争流 

  
山青水秀春艳

花好月圆谷香 

  
神州万里春风

盛世千秋伟业 

  
事事随心称快

家家惬意欢欣 

  
水秀山青春艳

月圆花好谷香 

  
节日人人共乐

江山处处皆春 

  
新岁新光新景

春风春雨春花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处处欢歌遍地

家家喜笑连天 

  
春暖风和日丽

物丰国泰民安 

  
歌颂轩辕功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万马奔腾贺岁

五羊奋跃迎春 

  
悬鱼流芳百世

纳贿遗臭万年 

  
展现民族特色

弘扬时代精神 

  
政惠九州祥瑞

人和四海康宁 

  
春著笔花万朵

泰蒸豹雾千层 

  
杜宇一声春晓

黄莺几啭岁新 

  
孔雀开屏报喜

画眉欢唱迎春 

  
品蛰逢雷欲奋

盘根久冻春回 

  
霜送晓寒侵被

笔连墨韵迎晨 

  
松下清琴皓月

花边好鸟春风 

  
泰运频书大有

昌期幸际升平 

  
喜爆声声报岁

红灯盏盏迎春 

  
细雨无声润物

和风会意迎春 

  
有竹有梅门第

半村半廓人家 

  
竹露松风蕉雨

清茶琴韵书生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作者: 风入樽  2005-12-20 20:49   回复此发言     
 
 
  
 作者:江上的红枫    2006-11-1 14:3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 :【楹联知识】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转自对联吧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中)  
  

作者:达之 文章来源:网络  
有的联家将强弱相当或概念相当作为对联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认为并不恰当。因为,强弱相当,只是在内容相关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内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对仗就越工。如果上联太强而下联太弱,或者下联太强而上联太弱,其对称性就会受影响。因此,强弱相当主要涉及对仗的宽工问题。同样,概念相当,也只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说词义也要相当,要尽可能相近或相反。这也只是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如“有”对“无”、“真”对“假”、“生”对“死”、“聪慧”对“愚痴”等,就属于工对。  
    
  总之,对联格律六要素,关系到一副对联是否成其为合格对联的问题。对此,楹联界还是有必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并明确加以界定。  

  作者认为,对联的基本格律,除上述六要素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现分别简述如下: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哪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

春联集锦

6. 对仗是表现手法还是修辞?

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扩展资料:
一、对仗的使用
对仗多用于骈体文。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二、对仗的要求
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偶

7. 哪里能下载关于对联的TXT文本文档啊?如果你们有的话,也可以传给我,必将感激不尽!

  你把以下复制到记事本里不就是txt文档了吗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一对联的发展与来源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二对联的分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⒈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⒉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⒊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⒋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三对联与书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岁除之日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桃符联语,挂在宫中迎春祈福,后人始将此引为对联的初例,距今已逾千年历史了。自明代起,使用对联的风习渐盛,与新年节序有着渊源关系的春联也因此逐渐突破了原属的范围,或题泳山川名胜,或歌颂风物岁时,或抒发情怀心意,成为广泛应用的文体表现形式。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四对联的形式与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⒈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⒊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⒋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五有名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撰 岳阳市岳阳楼联
  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迫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此联上联上来就说,千百年来,被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带去的英雄有多少啊,正应了罗贯中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采石之险甲江南”,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翠螺山见证了多少险恶的战争,至今依然矗立在江畔;太白楼饱览了多少朝代兴衰的往事,依旧在蒙蒙的江南烟雨中勾起人们那份绵绵不尽的怀思。下联说,斯楼虽在,斯人已往,而他的诗卷却长留天地间。千载后重来,楼中依旧可见后人拜祭时奉上的美酒。因为大家知道,李白一生就爱好诗酒,所以来拜祭他,别的可以没有,却不可无诗,不可无酒。表面上是说酒不空,实际上是说,人民对李白的怀念经历了千秋万载,也不会消除磨灭。此联只有短短的26字,却以“山”对“人”,以“酒”对“楼”,以“英雄”对“天地”,处处可见对仗之工。江山千古,江流千古,楼亦千古,诗亦千古,人亦千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蒲松龄撰 自勉联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史上将殒灭一颗巨星。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联系方式。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
  蓬莱文章建安骨
  青莲居士谪仙人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两侧木柱上所镌刻楹联,亦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谪仙人”本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李白对此称呼十分满意,多次在诗中自称“谪仙”。此联不仅巧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文才。后人读此联,便宛然可见李太白之潇洒风神。

  对联可叙事,可抒情。文人骚客尽可大展文采,普通百姓亦可用之。作为中华国粹之一的对联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结晶,是我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必须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让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发扬。

哪里能下载关于对联的TXT文本文档啊?如果你们有的话,也可以传给我,必将感激不尽!

8. 完成下列春联要对仗工整(在括号里填一个字)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红梅报春) 
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乐乐无穷 
(普天同庆) 
风流任务数当代 大好春光看今朝 
(人杰地灵) 
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竞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日新月异) 
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春回华夏)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祖国山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人增寿算 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舞蓝天领天高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回答者: 晓秋杠杠 - 千总 五级 12-10 19:26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红梅报春) 
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乐乐无穷 
(普天同庆) 
风流任务数当代 大好春光看今朝 
(人杰地灵) 
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竞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日新月异) 
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春回华夏)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祖国山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人增寿算 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舞蓝天领天高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214227.html?fr=im2